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时间:2024-08-29 20:15:21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

在不同的学校、班级进行前测,直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用模拟的小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横拼竖摆,不但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 “脚手架”。通过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和构建公倍数体系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作业纸多张和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法和学法:

加点理念课堂上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照下面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自主探究,归纳方法;实际应用,回归生活;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首先我从游戏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数复习设计成“抢倍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悟公倍数。(预设5-6分钟)

具体操作:

首先我手里拿着数字卡片,给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游戏—抢倍数游戏。面对全体同学讲一下规则:找两个同学上来,一个负责抢3的倍数,一个负责抢2的倍数。老师把卡片放到黑板上,过了抢的时间老师会把卡片收起来。最后抢的多的同学获胜。

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当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做裁判共同参与。

接下来游戏,当第7张卡片出来的时候,两个同学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如果没有出现抢的局面。我会再出示12这个数字。学生很容易发现并说出: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紧跟着追问:“为什么都来抢6这张卡片”。先让这两个代表说说,再让其他同学说说。

然后揭示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我们把6叫做3和2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及概念。)

引导学生想想: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3和2的公倍数?

学生答出12、18、24等数,并用这些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念。

及时表扬说的对,说的完整的同学。多让几个同学说说,并让同桌说说,强化公倍数的概念。

【设计理念: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他们连在一起,那是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习一个概念,需要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所以复习倍数的知识是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意义的关键。为了创设学生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关注6是3和2的公倍数,建立公倍数的概念。体现了认知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这一大环节是深刻理解公倍数,建立最小公倍数的重点内容,为此我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 固定的正方形边长,选择长方形墙砖。(预设6-7分)

首先在前面通过游戏感悟公倍数的基础上,过渡到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

(出示生活情境,课件显示。)

当学生明白题意后,要求学生利用模拟的长方形墙砖和墙壁正方形平面图,

分小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得到不同的方案。

然后让学生汇报想法,谁来说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长几分米,宽几分米的墙砖,怎样铺的?

在汇报方案时,学生都会选择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适时进行追问:“正方形墙面墙壁的边长所用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主发现:按照要求进行,所铺成的正方形边长必须是小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这一结论。

这个时候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这一结论。

其次我再追问:“大家为什么都不选择长5分米,宽3分米的墙砖?”

学生很容易答出,因为12不是5和3的公倍数。

最后我作课堂小结:“看来所铺正方形墙壁的边长必须是长方形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的公倍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搭建的“脚手架”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公倍数的意义,这样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也有利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现实意义。】

(2) 用固定的长方形墙砖,铺多个的正方形。(预设6-7分)

从上个环节直接过渡到问题中。“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很有价值的发现。(课件出示情境)用这种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整块整块的铺,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

然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有的同学有想法后,请同学们拿出表格,填写完整。

让学生填出表格,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能直接想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和3的公倍数,想象不出来的,允许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其次把两个同学的表格用实物投影仪打出。让学生交流这样填的想法。

学生有可能答出: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所铺长方形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及时表扬:“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公倍数知识解决问题,这了不起”

还可能发现:其他公倍数都是6的倍数;最小的公倍数;公倍数是有很多个…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及时追问:“察 ……此处隐藏16313个字……数设为伏笔。

4、算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旨。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中我一直把算理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最小公倍数方法的线索,同时,把算法的多样化作为教学中的另外一个目标。从自然生长起来的列举法到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又从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研究到一般的算法,走一条从一般到特殊,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且抓根本的最小公倍数与两个数质因数的关系为方向。从而深入研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使短除法成为学生又一次知识的升华。

二 、课后反思

从教学的实践过程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两点感悟最深刻。

1、 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伊始,趣亦生。学生的注意力被驷驱车吸引,围绕驷驱车展开了知识的联想,为最小公倍数的理解铺垫了很好的基础。课中的再利用不仅使知识与生活加以联系,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有的放矢。课后的情境延伸更使知识体系更完善。

2、抓住学生思维的生长点,重视算理的教学,使算法多样化。

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中心”研究不同的环节如何使学生的思维自然生长。从概念倍数为基础而生长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从列举法而生长的规律,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生长的短除法,几次的生长都很自然。同时轻结论重算理体现的较为突出,成为了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

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师有意识让学生体会亲历知识的研究过程,如:看到数列给学生发散的空间进行思维,但如何恢复最原始的研究状态在课堂中再现,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发现,如:独有倍数的出示时机,最小公倍数与质因数的关系,更需要再深入的研究。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为探究的课堂。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最小公倍数》。

(一)教材分析

“最小公倍数”是通分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采用“找”的方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掌握了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阿凡提的故事中,体会、探索、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一课是数学的基础课,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列举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整合点: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他们的方法。作为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信息技术的的应用,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把大容量的信息呈现给我们的孩子!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以趣激疑、引出课题

通过体育课上报数的形式,感知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初步感知公倍数的存在,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交流

通过四个步骤达到探索交流的目的。

1、体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我首先对教材的情境图进行了加工,从学生喜爱佩服的阿凡提帮工人讨工资的故事引入,目的是通过富有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常识,采用日历上圈一圈,本子上写一写、画一画等方法找到阿凡提取钱的日子,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汇报,发现巴依老爷的休息日实际上就是4的倍数,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就是6的倍数,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就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要在集合圈里用省略号表示出来。除此以外,还可以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形象直观的演示,一方面突出了教学重点,另一方面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然后,我又把教材中的情境教学作为动手实践的内容出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时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3、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的过程,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感知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归纳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4、看书质疑。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质疑。

(三)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首先出示书P90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并总结规律。使学生知道倍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从而明白实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依据。

然后是打电话游戏。

这个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与学生现实密切联系”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再创造”,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四)、课堂小结、总结归纳

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什么?谈谈这堂课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运用这单元学习的知识,也给你的朋友编一个谜语,让他们猜猜你们家的电话号码。

这个环节通过新知的运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放松学生的心理,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充分体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理念,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学会。

教学反思

最小公倍数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是比较枯燥的内容。本节课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谢谢!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